【中原網】四川德陽國傢經濟技術開發區 打造成都北中軸,德陽新未來

中原網訊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8月, 2010年6月升級為國傢級經濟技術開發區。2017年以來,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決貫徹“成德同城化”發展戰略,加速融入成都國際化大都市,圍繞建成國傢產城融合示范區、成都北部新城核心區、德陽經濟增長新極核,著力打造千億產業、建設德陽新區,強勢邁向新區建設新時代。

人鳥同居一城

國傢富士通冷氣8坪|富士通變頻冷氣8坪產城融合示范區

每一座城市都是有生命的,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每時每刻都在體味著她的呼吸,她的生長。德陽經開區,坐擁旌湖濕地核心景觀,每年,都會迎來一群特殊的“客人”。以全球僅存500多隻的青頭潛鴨為代表,每年有超過200餘種近30000隻候鳥從西伯利亞高原出發,不遠萬裡來到德陽旌湖過冬,演繹瞭人鳥同居一城的湖水生命韻律。

德陽經開區更是在此基礎上加強環境方面的打造,努力建設出一座“生態綠城”,打造藍綠交織、人水和諧、產城融合、集約發展的綠色生態宜居新城。計劃實施4個重大生態環境項目,包括柳梢堰片區流域綜合整治生態開發項目、武傢山片區生態保護開發項目、南湖片區流域綜合整治生態保護開發項目、城市田園綜合體項目,總投資57.19億元。

未來3年,經開區將圍繞全面落實“一湖兩江、兩城四區”的城市空間結構和一芯兩核、三帶多點”的城市生態佈局。

一湖:即南湖高端政經聚集核。以南湖為核心,佈局未來市級行政中心、市民中心,引入金融商務、科技研發、企業總部等高端功能,形成德陽未來政經核心區。兩江:即石亭江、綿遠河景觀休閑帶。兩城:即南湖新城、高鐵新城。南湖新城集聚發展中央商務、總部辦公、高端居住等功能。高鐵新城以高鐵南站交通樞紐站輻射周邊,集聚發展中央商務、辦公、居住等功能。四區:城市修補示范區、高端服務業聚集區、高技術產業區、淺丘生態典范區。

“一芯,以柳梢堰濕地帶為起點,貫穿東西,連接天府西湖,打造城市中央公園。兩核:旌南湖生態核、天府西湖生態核。圍繞旌南湖、天府西湖及周邊水系和濕地,打造高品位景觀生態核。三帶:龍泉山生態帶、寶成線石亭江生態帶、綿遠河生態景觀帶,打造城市生態、工業生態、主題生態、郊野生態等獨具魅力的活力水岸文化。多點:改造升級濱河綠地、南公園、荷蘭濕地公園等現有公園綠地;規劃新建“月上柳梢”愛情主題公園、武傢山運動休閑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。

德陽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未來,市民走出傢門就能親近自然,享受德陽富士通冷氣4坪|富士通變頻冷氣4坪的一片藍天,實現‘推窗見綠、出門望山、臨河戲水、踏車閑遊、出入平安’的美好願景。”

正如德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羅文全指出:“過去,德陽是一座價值被嚴重低估的城市;當前,德陽是價值投資窪地,發展前景誘人;未來,德陽城市價值空間巨大。

距成都30分鐘距離

成都北部新城核心區

2014年,西南地區首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—成綿樂城際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正式通車,將德陽與成都、綿陽的通勤時間壓縮至半小時內,形成成德綿都市經濟生活圈。2017年12月,西成高鐵正式通車,德陽到西安的車程被壓縮至3小時以內,德陽與西部乃至歐洲的聯系更加緊密。鐵路賦予這個城市無可比擬的經濟支撐與市場機遇。

同時,德陽開工建設成都“百裡城市中軸”北延線,加快推進成德一體“綜合全域快速”交通體系建設。這條世界最長的城市中軸線,綿延數百裡,串起成都50%以上的地標(火車北站、天府廣場、人南立交、歐洲中心、成都“鳥巢”、環球中心等),數百億的產值盤踞在這條線上,為德陽提供瞭豐富的信息、科技、資本和人才資源。

“南有天府新區,北有德陽新城,這是一個跳出行政區劃的大都市圈的概念,也是省委、省政府交給成都和德陽的重任。”德陽市委常委、秘書長、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羅文全表示,德陽正在傾力建設國傢中心城市成都的北部新城,規劃到2020年,德陽城市規模要達到150平方公裡,人口150萬,到2022年城市規模達到200平方公裡,人口200萬。在城市投資價值、投資機會、投資潛力三個方面,德陽的城市價值越來越大。

成德同城,交通先行,天府大道北沿線,廬山南路延長線直通天府國際機場,這些都是成德同城的先決條件。作為對接成都,成德同城的重要門戶,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寶成鐵路、成蘭鐵路、成綿樂城際高鐵、西成高鐵等軌道交通;雙流機場、天府國際機場、綿陽南郊機場航空交通;天府大道北延線、成都二繞、成都三饒、成綿高速、成綿高速擴容線、成德大道、旌江幹線等快速公路;加上正在規劃建設連接成都的多條地鐵延線和磁懸浮列車等公路、鐵路、機場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,德陽與成都的“半小時經濟圈”正式形成, 成德“雙城生活”已完全演變為“同城生活”。

搭乘富士通分離式冷氣4坪|富士通分離式冷氣6坪國傢中心城市成都的財富和資源優勢,德陽經開區經濟飛速發展,2017年,德陽經開區引進到位國內市外到位資金131.09億元,其中引進到位國內省外資金119.91億元。簽約項目23個,其中包括神州天立學校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,簽約金額167.42億元。

2018年1月,德陽新區建設城市推介會在成都、德陽舉行。推介會以“成都北中軸?德陽新未來”為主題,重點介紹瞭德陽經開區的城市發展規劃,並發佈七大組團、24個優質地塊,吸引百餘傢國內外知名企業參與。此次城市推介會,全面拉開德陽新區建設序幕。

國際大都市成都,正向東、向北款款而來,天府明珠德陽,正強勢向南挺進。

發力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

德陽經濟增長新極核

聯合國“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國際示范城市”掛牌園區、“國傢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”、國傢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、四川省生態工業園區。四張響亮名片,見證著德陽經開區善謀先謀的智慧

過去30多年間,德陽重大裝備制造業集群在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瞭巨大的影響力。面對轉型發展的歷史機遇,德陽經開區不斷實現制造智能化、產品高端化、產業集群化、產能國際化,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方向邁進,建成高端裝備、清潔和新能源兩大主導產業和六大新興產業,擁有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國際一流智造企業,生產瞭全國45%以上的大型軋鋼設備,全國60%的核電產品、40%的水電機組、30%的火電機組、50%的大型軋鋼設備、20%的大型船用鑄鍛件。

大力實施創新發展戰略,全面拉開創新大幕,以“高端裝備、新能源設備、新材料”為主導產業,加快2.5產業發展步伐,引入研發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,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。與全球最大的應用技術研究所德國馬德堡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合作,創建德國工業4.0創新中心。與中科院、中物院、四川大學、電子科大、西南交大等全國30餘傢高校院所建立瞭產學研合作關系,加強科技成果轉化、創新人才培育,讓人才智慧在德陽經開區生根開花。目前德陽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傢,國傢級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4傢,新三版上市企業3傢,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傢;省級試點示范優勢培育企業4傢,市級試點示范優勢培育企業6傢,省級創新型企業5傢,市級創新型企業18傢。

雄厚的產業基礎、良好的交通條件、科學的空間佈局及優秀的生態環境,德陽國傢經開區從眾多板塊中破繭而出,登上城市的大舞臺,成為推動德陽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。

原標題:四川德陽國傢經濟技術開發區 打造成都北中軸,德陽新未來




arrow
arrow

    acm066uo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